卓枫将军回母校小记
张少秋
时间倒溯到2004年,灵璧中学筹备60周年校庆,我有幸抽到校史办工作,负责联络优秀校友,得以和众多翘楚接触。其中卓枫将军回母校的活动很让师生们鼓舞,为学校增色不少。
拜访
那年初秋,我了解卓枫将军从北京回灵璧寓所小驻,便征得时任校长王善民同志的许可,代表灵璧中学拜访了卓枫将军。卓枫,灵璧高楼人,1961年灵璧中学毕业。夫人王英华,夏楼人,和我既是乡谊又有亲戚。卓枫岳父王文轩大爷和我父亲是解放前灵璧中学初创时同窗,相互走动频繁,情感笃深。而我对卓枫兄是早有耳闻,交往机会则失之交臂。但我同他们家其他成员却是相当熟络,这次沾灵中校庆的光圆上相识梦。
卓枫将军寓所在灵璧奇石小镇北侧,毗邻迎宾大道(原农民大街最南端)。大门面朝落霞,袤有纵深。修有对弈亭、观鱼池,植一雪松挺拔,余种修竹葱笼,间植桃李。一尊灵璧石上留有将军手书“逸园”两个遒劲大字,把整个庭院装扮的十分愜意。坐北面南两层琉璃瓦小楼隐在绿荫中,与墙外民居形成色彩反差(灵璧人称将军楼)。楼内装饰简洁,甚至没有什么装具。中间两开间大会客厅,两侧分别相对独立的小套房是将军的父母亲和岳父母的住室。这就是他建房维系乡情的最终目的,是将军大忠大孝的力证,是他人格的最好诠释。
我的到来通过电话沟通、亲友介绍,加上他很尊重我父亲,因此彼此没了客套,只有浓浓地亲情。他平易近人,十分爽朗健谈,开门见山地问我说:人家都从教师队伍千方百计调政法系统,你怎么从检察院跳到学校呢?我被问的有些窘态,只得从实招来早离开检察机关,又曾下派企业、乡镇,校史办是临时的情况。看得出他没少了解我,也多少对我乱跳业界表示遗憾。既然曾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,我们很容易碰撞一个话题,我知道他在1983年任江西省围剿‘二王’总指挥,就向他汇报我曾在安徽省王郁昭省长、公安部李广祥副部长任指挥的安徽战场指挥部战斗过七天七夜。他站位高,从体制到协同上剖析‘二王’祸害之广的原因。尤其是广昌山高林密,通讯跟不上,部队、公安与民兵协作困难等困扰着各级指挥员,但一线的同志发扬我军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,迅速完成三道包围圈并逐步缩小,不给‘二王’有喘息机会。他还无不遗憾地说没有生擒不算完胜,只算消灭隐患,没能为全国打防结合提供经验。其实,我是带着‘二王’如何逃出安徽包围圈的疑问,也带着璀璨灵中的骄傲来访问的。这样我始终离不开校友们成就的话题,聆听着他诿诿道来的,也是我后来花10多天归纳的‘山乡派出所’,‘井岗杜娟红’,‘红墙内疑案’,‘衡水诈骗案’,‘边寨踏沙行’。这次拜访增长了见识,巩固了兄弟间的友谊。我还在相声《门口》里用“从红土地走进中南海”介绍了将军生平,很受他和校友们赏识。我们约定合作一部影视,帮助整理他的自传。因为他身居高位,涉及密级解密有期,加上我才疏学浅迟迟未能动笔终成遗憾。
回校
校庆是展示教育成果,促进社会尊师重教,呼唤游子恩报乡梓,激励学子顽强拼博的活动。灵璧中学60周年华诞,引起了社会广泛响应,吸引了各届学生回校观光。卓枫的特殊身份自是特邀之列,但他强烈要求回母校不准迎送献花,不准招待就餐,不准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,否则他宁肯不回学校来。面对“三不”,灵璧中学领导班子成员,乃至校庆筹委全体成员无不由衷崇敬将军之高风亮节。他的这种身体力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做法,比“八项规定”纪律早近十年,足见其党性之纯洁,自律性之强盛。
8月1日,这个特殊的日子卓枫将军轻车简从,在大门口下车,兴高彩烈地踏上离别四十余载的母校院落。由于他的回访近乎“突袭”,以致于王善民校长因临时有事未能到场。刘培灿、张占先副校长和我陪伴着倘佯校园,校工会陈长华主席负责摄影。卓枫将军还叮嘱我写短讯要注意措词,一定不能写谁陪同,强调他是回母校,在校长老师面前还是个学生。这不是过度谦虚,而是他平易近人,低调行事的一贯作风。
我们跨过正学桥,他似乎认出了是当年他和同学们一起抬着大筐,一铣一铣挖出来的大水塘。他辩认出现在的教工宿舍和教体局办公楼是当年军训的靶场,他们那会儿用中正式步枪对着东南城拐里边的半身靶射击,根本不用考虑跳弹伤人,因为城墙拐弯又厚又高,再说那会儿也没有这么多人看热闹,怎么会有撞枪口的?完了再去城墙上挖弹头卖了当班费。他有说有笑,意气风发,仿佛是出征凯旋而不是回母校。刘培灿介绍学校发展历程,张占先介绍教学特色。卓将军听的很认真,时不时插话。当他知道张占先名字后风趣地说:灵璧中学就是要占先嘛!有文化底蕴,占尽先机!有发展潜力,当仁不让!他的话惹得一行人心花怒放。
王善民校长急急从外赶来,同时召来程军、马朝民副校长,一行人参观了校貌教室、科学馆、天文台、田径场、校史室、正学书院遗址、学生宿舍、食堂餐厅,甚至连水冲厕所等设施卓枫将军都涉足,对学校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十分欣慰。他回忆学校的大门是朝北面对花墙口开的,站在校门里可以看到城隍庙,也能隐约看到黉学院屋顶。他说学校应该是教学圣地,是一方净土,说这话是对学校被挤占、被高楼包围的现实多少有些遗憾。如果不是我在场,绝没人可以为他的记忆定位。因为在场的人根本不认识哪儿是苏式教室?哪儿是办公室?哪儿是礼堂?我凭着记忆能复原教室位置、走向、栋数以及校园全貌。皆因灵璧中学1944年在我村初创,时任民国灵璧县长赵觉民兼任校长,属官办民助模式,我祖父张西太、张桂武(张占先祖父)、抗日英雄张桂栋之子张抗战等人均受聘为校董(南迁固镇东大营时解职)。1964年我家又居住校院墙西八年(现土墙的房屋仍在,只茴草换成瓦顶),从父亲起我家祖孙三代就读灵中,算是世受校恩,因此对灵中一草一木我都有感情。我们带着卓将军瞻仰了曾国藩手植的,我在相声里描述的象征灵中精神的皂角树。他感慨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,愿母校百毒不侵,峥嵘挺拔。我们在正学书院遗存的明伦堂殿前合影,感谢陈长华把欢乐的瞬间变为永恒。
卓枫(中)和王善民校长(左二)、张占先副校长(右二)、廖红喜(右一)及作者(左一)在灵璧中学合影 陈长华 摄
在办公室里卓枫将军挥笔写下“人梯”两个大字的书法作品,把对母校老师甘为人梯送徒登高,愿是烛光照征程的精神凝于笔尖。这是最恰当的褒奖!这是最美好的企盼!
尾声
一晃十多年过去,将军不意作古。我们曾约定再游灵中四维园,额手相庆母校飞腾,可这一切只化作我仰天长叹!我们曾动意为灵中的德育写点校本教材,贡献一份炽热,可独木难支之重垂下了我晶莹的泪珠!您回母校时的音容笑貌不时跳出我记忆深处,浮现在眼前。您保持本色,尽职守忠正化作正气英风,激励着后人。您是灵中人的楷模,灵璧人的骄傲。特成小记,以为缅怀。
2017-8-31晚
灵璧速七宾馆位于灵璧县禅堂街新街口东50米,距离开发区3公里,推出双人间、大床房、棋牌室、单人间、钟点房。......
灵璧速七宾馆位于灵璧县禅堂街新街口东50米,距离开发区3公里,推出双人间、大床房、棋牌室、单人间、钟点房。......